查看原文
其他

【绘就“千万工程”新画卷】浙江农林大学与遂昌共同发布遂昌县乡村振兴分类底图

2月4日,立春,这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我校与遂昌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遂昌县乡村振兴分类底图发布会在杭州黄龙饭店举行。会上发布了乡村振兴分类底图新成果,以“自然村”为颗粒的村庄基础数据库、村庄基础图册、村庄发展指数、乡村振兴分类底图,实现了一张底图绘全局,一套数据理家底,一个指数判潜力,一本图册供决策,将为众多山区县分类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蒋伟峰,浙江农林大学校长沈希,遂昌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谭国庆等出席会议并讲话。农业农村部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咨询委员会委员、“三农”问题著名专家顾益康,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委员、原浙江省农业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赵兴泉,浙江大学旅游与休闲研究院副院长、浙江省新时代乡村研究院常务副理事长兼首席专家严力蛟等专家对成果进行点评。

沈希对遂昌县乡村振兴分类底图成果的取得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聚焦“千万工程”,服务乡村全面振兴,一直是浙江农林大学办学的责任和使命。学校从2004年起,便派遣科技特派员入驻遂昌,2008年在全省率先开启了法人科技特派员服务遂昌新模式,2022年迭代升级提出了“全校服务全域”的校地合作新模式,为绘就“千村示范、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新画卷探路打样。学校和遂昌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始终同心同向、同频共振。

沈希表示,遂昌的分类底图大调研工作,学校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大学人才、科技的独特优势,派出8个调研团队,和遂昌干部一起,到全县20个乡镇(街道)、201个行政村、1640个自然村开展实地调研。师生们通过“一村一组调查、一村一图航拍、一村一表填报、一镇一村核实”的方式,摸清了各自然村的真实情况、得出了精准全面的数据,为分类底图绘制提供了科学支撑。遂昌县域乡村振兴分类底图的形成,是校地合作的又一项重要成果,为各类乡村发展量体裁衣、为推进乡村振兴走深走实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今后,学校将始终秉持“用全力、不保留”的姿态,坚定不移地开展“全校服务全域”工作,坚定不移地助力遂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据项目负责人严少君介绍,2023年初,遂昌县提出绘制进退有序的乡村振兴分类底图,并在浙江农林大学技术支持下,尝试从“摸清家底、理清资源、认清潜力、分类推进”四个关键点入手,聚焦最小颗粒度的“自然村”,在全县范围进行乡村分类大调研。在大调研中,遂昌把各个村庄人口、产业、经济、土地、村庄风貌等多方面发展信息,收集录入在地理信息系统中且动态更新,能直观呈现各村庄位置、范围、周边环境以及基本情况、当前状况、未来规划等信息。经过近一年努力,最终形成了包括“一库一册一图一指数”的乡村振兴分类底图,为乡村分类引导、精准施策,加速实现乡村振兴宏伟蓝图找准有力基点。

在浙江农林大学专家的技术支持下,遂昌县通过“以数绘图、图库结合”的形式,形成了数据“包容共享”,信息“迭代更新”的遂昌县“村庄基础数据库”,信息“可查询、可编辑、可共享、可更新”,实现“一套数据理家底”;同步编制形成一套“村庄基础图册”,融合了乡镇层面、行政村层面以及自然村层面村庄信息,涵盖各个村庄多方面发展信息,通过“乡镇-行政村-自然村”三大维度数据,为各乡镇、村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实现一本图册供决策;利用建立的数据库,结合县域现状特征与发展态势,通过多维度评价模型选取人口现状、资源禀赋等七大方面指标分析优化、加权计算得出“村庄发展指数”,综合反映村庄发展现状和潜力,达到“一套数据理家底”;根据指数和村庄发展状况及需求划分为特色保护型、城郊融合型、搬迁撤并型、整治提升型、集聚建设型等类型,搭建“乡村振兴分类底图”,为后续政策制定、项目实施等提供重要参考,实现“一张底图绘全局”。

发布会上,与会领导、专家共同发布遂昌县乡村振兴分类底图,举行了遂昌县乡村振兴分类底图介绍、交接等。

沈希接受了浙江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等媒体的专访。

校办、宣传部、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等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


精彩回顾


浙江农林大学

图文 / 新闻中心

排版 / 陈柔锨

责任编辑 / 尧甜

审核 / 郝璞玉

终审 / 陈胜伟

出品 / 浙江农林大学新闻中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